-
那些渐行渐远的朋友
我的同事何燕和李晨,多年来一直性情相投,不仅是好同事,更是好朋友,甚至为了来往更方便一些,两人买房子时都选择了同一个小区,被我们称为一对“形影不离的姐妹花”。 可是,最近不知怎么了,我时常看到何燕一个人进进出出,李晨却时常请假,忙得不见踪影。有一天,我到何燕屋子里找文件,忍不住问起了这件事情。何燕叹息一声说:“李晨变了,跟从前不一样了。” 原来,就在半年前,何燕和李晨参加了小城的一次户外活动...
-
选友谊还是选橡皮
拖着疲惫的身子一回到家,母亲就急匆匆地跑过来,“你女儿今天犯错了,被老师批评,回来以后我和她继续说,她还是思想拗不过来,她才小学一年级哦。” 在女儿的娓娓道来中,我逐渐了解了情况:最后一节英语课,同学小苏没有带橡皮,女儿把自己最喜欢的橡皮借给了她。不到五分钟,橡皮找不到了。女儿和她一起寻找也没找到,就直接提出要她赔,对方明确表达说不赔,就这样,双方杠起来,直到班主任放学后把她俩留下来“调停”...
-
沉醉于大哥哥的分寸和体贴
我已经到了不能随便跟人讲自己年龄的阶段,但按人生的成长时期看,我还算年轻,而且依我的性格和经历,同龄的追求者也不在少数,但不知什么原因,至今却一桩好事未成。 男孩子们之后总结说,我就是喜欢比自己年纪大得多的男人。本来我是很不屑这种说法的。可有一日,俺娘突然之间之间之间冷不丁冒出一句:你的那些同学不是都挺好的吗,随便挑一个就行,可千万别找年纪太大的!这话着实让我吃惊不小...
-
战友情深
动车开动,我们一行向西,奔南京,会战友。我凝望窗外,楼宇滑过……五十多年前,我们也是这样坐在火车上,看一一滑过的家乡景物。 当年,我们是一群特殊的“小兵”,大多数十五六岁,辉最小,才14岁。现在,我们在争论一件事:当年南京长江大桥通车了吗?有的说我们的火车通过大桥,有的否认,说是火车厢是轮渡拖过江的。还有好笑的事,我们竟记不准坐的是什么火车。有的说是绿皮专列,有的说是灰色“闷罐子”,莫衷一是。唉...
-
我们都需要一个可以随时打扰的朋友
这个世界上,谁是你可以随时打扰的人?他如今还在你身边吗? 有没有一个人,你和他唠叨,他不嫌你烦;你遇到难题,他能帮你周全;你有了委屈,他毫无条件站在你这边? 曾经那个久伴身边的知己,那个可以开玩笑不用担心对方翻脸的人,还在吗? 有些感情,不是败给了时间,不是败给了磨难,而是败给了压力。 想联系,又怕打扰;想痛哭,又怕多余。 什么时候开始,从无话不谈的知己,变成了害怕打扰的陌生人?什么时候开始...
-
友情如酒
说起孙荪老师,总有一种特殊的情感,我和他虽然不常往来,可是那种友情早已埋藏在心底,一如美酒,时间愈久,愈感淳厚。孙荪老师年长我十多岁,还是在少年时代,因仰慕他的学识与才气,便成为追星一族。后来因为文学而拜访他的次数多了,他逐渐地成为我的老师和挚友。 孙老师是永城刘河乡人,十八岁负笈求学,凡五十余年,道德文章誉满天下,是知名的文学评论家、散文家、书法家,亦是永城人的骄傲。我和孙老师虽是乡党...
-
你真的有好朋友好兄弟吗
说到朋友,有的人自信满满的说我朋友很多,有的人怯怯的说我朋友很少。其实吧朋友不是在乎数量很多的,而是在乎的质量。有的朋友可能在于吃喝玩乐,有的朋友很少见面却能交心。希望你也有能交心的朋友! 你心目中的真朋友是什么样的呢?当你身边的朋友工作中高升的时候,你是为他高兴,喝彩呢?还是羡慕嫉妒他呢?心里是否总想和他争个高低呢?如果你们是真朋友,你不会计较,也不会嫉妒,而是真心的支持他,会做他坚强的后盾...